壬午寒食日归玄园四首 其二

道出村之南,近见玄园树。
园树已扶疏,高荫钓游处。
入门寂寂春,一庭寒食雨。
家人喜相视,登堂告慈母。
慈母已白头,游子亦憔悴。
摘菜具盘餐,烛光照情语。
国难日以深,乱离撑肺腑。
何事忽相触,惨淡羌村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归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诗的开头,诗人走在村子的南边,远远望见了玄园的树。这些树已经长得茂盛,成为他曾经垂钓游玩的地方的遮荫。这一景象勾起了他对过往的回忆,也预示着他即将回到熟悉的家园。

走进家门,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正下着寒食节的小雨。家人见到他,欣喜地相视一笑,他登堂向母亲请安。母亲已经满头白发,而游子自己也因漂泊在外显得憔悴。母亲为他摘菜准备餐食,烛光下,母子二人深情地交谈。

然而,这温馨的画面背后,诗人却无法摆脱对国难的忧虑。国家的困境日益加深,战乱和离别的痛苦深深刺痛着他的内心。他在与母亲交谈时,忽然触景生情,想起了杜甫的《羌村》诗,心情更加沉重。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细腻的家庭场景描写,展现了游子归家的温情,同时又不失对国难的关切。诗人以家为国,以小见大,既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也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这种家国情怀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