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董彦光乞米韵

董侯朝饥雷殷腹,咄嗟无人羞豆粥。
杜陵太瘦缘作诗,玉川辛勤坐憎俗。
细君截发恐未暇,有弟能令饷君粟。
不妨更就乞槟榔,他日金柈供一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讲述董彦光乞米的故事,反映了他生活的艰辛和诗人的同情与幽默。

首句“董侯朝饥雷殷腹”,描绘了董彦光早上饿得肚子咕咕叫的情景,形象生动。接下来,“咄嗟无人羞豆粥”,说明他连简单的豆粥都吃不上,生活困顿。这里用了“羞”字,暗示董彦光虽然贫困,但自尊心很强。

“杜陵太瘦缘作诗,玉川辛勤坐憎俗”,这两句借用杜陵和玉川的典故,比喻董彦光因为写诗而瘦弱,辛勤劳作却厌恶世俗。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董彦光坚持艺术追求的敬佩。

“细君截发恐未暇,有弟能令饷君粟”,提到董彦光的妻子可能连剪发的时间都没有,而他的弟弟却能送来粮食。这里既表现了家人的支持,也暗示了董彦光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不妨更就乞槟榔,他日金柈供一斛”,诗人幽默地建议董彦光不妨再乞讨一些槟榔,等到将来富贵时再用金盘盛满槟榔回报。这里既有对董彦光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展现了诗人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既表达了对董彦光生活困境的同情,也展现了他坚持艺术追求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