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游昭亭

山色江光带近郊,道旁杨柳舞寒条。
半生九日黄花酒,多在西风白下桥。
千里客游仍暮景,异乡人事又今朝。
老来未遣登临懒,尽醉东家绿玉瓢。

现代解析

《九月一日游昭亭》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九月一日游览昭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开篇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山峦和江水的风光映衬着近郊的景色,路旁的杨柳在寒风中摇曳。这些自然景象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半生以来,每逢重阳节,常常在西风中的白下桥边喝着黄花酒。这里,“黄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而“西风白下桥”则带有一种沧桑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然后,诗人感叹自己作为千里之外的游子,依然在暮色中漂泊,而在异乡的生活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这里,“千里客游”和“异乡人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因为衰老而变得懒惰,依然愿意在东家的绿玉瓢中尽情畅饮。这里的“绿玉瓢”象征着美酒,而“尽醉”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意境,让读者在感受到秋天萧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