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彦霄
四海一畎亩,万事均农桑。
污莱傥辍功,馌饷安取偿。
斯言愧田叟,为吏轻官常。
悠悠但愒日,往往俱亡羊。
邓侯独古意,枳棘宁鸾凰。
所怀将志行,身诎庸何伤。
高士岂徇俗,济时乃褰裳。
功名始一邑,图籍皆甘棠。
古人正如是,远业讵可量。
薰风入虞弦,万宇须阜康。
行矣食人食,勿谓吾言狂。
污莱傥辍功,馌饷安取偿。
斯言愧田叟,为吏轻官常。
悠悠但愒日,往往俱亡羊。
邓侯独古意,枳棘宁鸾凰。
所怀将志行,身诎庸何伤。
高士岂徇俗,济时乃褰裳。
功名始一邑,图籍皆甘棠。
古人正如是,远业讵可量。
薰风入虞弦,万宇须阜康。
行矣食人食,勿谓吾言狂。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种田为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为官之道。
开头用种地打比方:天下就像一块田,所有事情都像种庄稼一样需要踏实耕耘。如果田地荒废了(暗指官员不作为),百姓的粮食从哪里来?诗人惭愧自己不如老农勤劳,批评有些官员混日子,像放羊时打瞌睡把羊弄丢了一样失职。
接着夸赞邓侯(邓彦霄)与众不同:他像凤凰宁愿住在带刺的灌木丛(比喻恶劣环境),也要坚持古代贤人的作风。就算暂时受委屈也不改变志向——真正的高人不会迎合世俗,该出手时就出手(撩起衣裳过河救人)。
后段说邓侯的政绩:管理一个小地方就留下好政策(甘棠典故指惠民政策),像古代贤臣一样。最后用"薰风"比喻仁政,说天下都需要这样的官员。结尾半开玩笑:去吃百姓的俸禄吧(指做官),别觉得我说得直白。
全诗核心:做官要像种田一样实干,宁可自己吃苦也要造福百姓,短期受挫不要紧,历史会记住真正的好官。用种地、放羊等生活化比喻,把大道理讲得接地气。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