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是一位女性在乱世中的悲愤呐喊,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家国沦丧的痛楚。
开篇描写了一位姓谢的女子在书斋里吟诵悲秋的诗文,窗外秋雨滴檐的声音更添凄凉。她感叹人生短暂,知音难觅,岁月流逝让自己两鬓斑白。这些愁苦无处诉说,人到暮年却依然孤苦无依,世界如此冷漠,自己就像个被遗弃的可怜人。
下半段情绪突然激昂起来。当她说"回去吧",却发现无处可去。猛然回首,祖国还在昏睡不醒。列强侵略,国内腐败,却找不到能拯救国家的英雄。她愤怒质问苍天:难道你瞎了吗?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被外敌侵占?最后痛心地指出,那些被割让的土地,可都是我们世代居住的家园啊!
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 1. 用个人遭遇映射国家命运,从女子悲秋上升到家国之痛 2. 情感层层递进,从哀伤到愤怒,极具感染力 3. "鼾眠如故"等生动比喻,形象揭露国人麻木的状态 4. 最后"豆剖瓜分"的比喻,尖锐指出国土被列强瓜分的残酷现实
诗词展现了一个觉醒女性对民族危机的深刻认识,既有个人命运的无助感,更有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