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郡阁

怅然高阁望,已掩东城关。
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沈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晚登郡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郡阁,远眺四周时的所见所感。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感极强,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首句“怅然高阁望”,诗人用“怅然”二字点明了自己的心情,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他站在高高的阁楼上,目光远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这种情绪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已掩东城关”一句,诗人注意到东边的城门已经关闭。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傍晚已经来临,白天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城门的关闭,似乎也象征着某种隔绝,让人感到一丝孤独和怅惘。

第三句“春风偏送柳”,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春风和柳树。春风是温暖的,柳树是柔美的,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本应让人感到愉悦。但诗人用了一个“偏”字,似乎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春风虽然吹拂着柳树,但诗人却无法从中获得完全的安慰,反而更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最后一句“夜景欲沈山”,诗人描绘了夜色逐渐降临,群山在暮色中渐渐隐没的景象。这里的“欲沈”一词,既描绘了山影的朦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夜色吞没了山川,仿佛也吞没了诗人的心情,给人一种压抑和无奈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傍晚时分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虽然春风和柳树带来了一丝生机,但夜色的降临和城门的关闭,却让诗人感到无法摆脱的沉重。这种情感与景物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意境,让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