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一

洛神一赋诵回环,宛在盈盈一水间。
色为兼才偏觉秀,情何累德未妨閒。
鱼笺细摺同心胜,鲛帕牢收别泪斑。
每到黄昏更凄绝,慢凭月色洗愁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男子对洛水女神(洛神)的倾慕与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首联借用《洛神赋》的典故,说每次读《洛神赋》都让人心驰神往,仿佛看到女神就在盈盈水波间若隐若现。这里用"回环"形容反复诵读,"盈盈"既写水波荡漾,也暗指女神的风姿。

颔联赞美洛神不仅容貌出众,更难得的是才华与品德兼具。说她虽然多情,但这份情意并不损害她的德行,反而增添了她的闲雅气质。

颈联用"鱼笺"(精美的信纸)和"鲛帕"(传说鲛人眼泪化成的珍珠)两个意象,写男子把思念写在信笺上折成同心结,又用手帕擦拭离别时的泪痕,表现相思之深。

尾联写黄昏时分最是愁绪难解,只能借着月光来抚慰忧伤的面容。"更凄绝"三字将思念推向高潮,而"慢凭月色"又让情绪沉淀下来,形成余韵悠长的结尾。

全诗通过诵读经典、黄昏怀人等日常场景,把对理想女性的倾慕写得既含蓄又深情。诗中用典自然,意象优美,把可望不可即的怅惘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