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挽舟上七里滩

岸束滩声咽,沙兼石齿横。
岂缘贪利涉,亦复滞王程。
山雨夜逾急,野灯时一明。
客心云雾里,怀古不胜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舟七里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怀古的愁绪。

前两句写景:河岸狭窄,水流湍急,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沙滩上散布着尖锐的石头,像牙齿一样横亘着。这里用"咽"形容水声,用"齿"比喻石头,生动展现了险恶的行船环境。

中间四句写行程:诗人并非为了谋利才冒险行船,而是公务在身不得不赶路。夜里山雨越下越大,荒野中偶尔闪现的灯火更衬托出环境的孤寂。这里通过对比"贪利涉"和"滞王程",说明旅途的无奈;用"野灯时一明"的细节,烘托出风雨夜行的艰难。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的心情就像笼罩在云雾中一样迷茫,面对这片古意盎然的山水,不禁涌起无限感慨。这里的"客心"既指漂泊的愁绪,也暗含对历史沧桑的感怀。

全诗通过夜雨行舟的实景描写,将自然环境的险恶、旅途奔波的艰辛和历史沧桑的感慨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却不得不前行"的无奈,以及面对古迹时自然流露的怀古幽情,很容易让现代读者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不得不为"的时刻和触景生情的体验。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