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过东林山》这首诗通过描绘艰险的山行,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
首句“世道荆棒似弈棋”,将人生比作一盘复杂的棋局,充满了荆棘与挑战。这里的“荆棒”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而“弈棋”则暗示了人生的多变和不可预测。作者用这个比喻,传达出对世道艰难的深刻体会。
接下来,“夺身千仞复何辞”展示了作者面对高峻山峰的无所畏惧。千仞高山象征着人生中的巨大挑战,但作者却毫不犹豫地迎难而上,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九霄地冷衣襟薄,五月山寒杖履迟”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行的艰辛。九霄之地寒冷刺骨,五月山间依然寒气逼人,衣襟单薄,步履迟缓。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烘托出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毅力。
“云外晚风驰铁马,日边香雾琐金螭”这两句通过描绘云外的晚风和日边的香雾,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神秘的氛围。铁马和金螭的意象,象征着力量和威严,暗示了作者在艰难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豪情与壮志。
最后两句“直须历遍丹梯险,方问嫦娥索桂村”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丹梯象征着通往成功的艰难道路,嫦娥和桂村则代表着美好的目标和归宿。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在经历了所有的险阻之后,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艰险的山行,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激励读者在困境中保持勇气和希望。
倪思
(1147—1220)湖州归安人,字正甫,号齐斋。倪称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将作监。光宗时累官礼部侍郎。宁宗初历任内外官,皆为言者论罢。后召还,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论言多切直,以忤韩侂胄,予祠。侂胄死,复召,历礼部尚书。又以忤史弥远,出知镇江府,移福州,寻镌职而罢。有《齐山甲乙稿》、《经锄堂杂志》、《班马异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