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颂

酉时红日下西山,草屋柴门及早关。
几个老乌松顶薄,清晨飞去夜方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十二时颂》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酉时红日下西山,草屋柴门及早关"写的是黄昏场景:太阳西沉,农家人早早关上了柴门。这里的"及早关"三个字特别生动,既表现了农村人勤俭的习惯(趁天亮干活),也暗示了农家生活的规律性。

后两句"几个老乌松顶薄,清晨飞去夜方还"把镜头转向松树上的乌鸦。诗人用"老乌"这个称呼显得亲切,就像在说自家养的鸟一样。"松顶薄"是说松树树冠稀疏,可以清楚看见乌鸦的身影。最妙的是最后一句,说这些乌鸦早出晚归,和农人的生活节奏一模一样。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平常的农村场景,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2. 通过乌鸦的作息,巧妙映衬出农民勤劳质朴的生活状态 3. "红日""草屋""老乌"这些接地气的用词,让整首诗充满烟火气 4. 看似在写景,实则写出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哲学

诗人没有刻意说理,只是白描眼前所见,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之美。这种用平凡事物传递深刻意境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