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龙眼 其一》,诗人通过对龙眼的描述,细致地展现了这种水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借物抒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开头两句:“来从炎徼登雕俎,满架芳馨总莫逾。”
- 炎徼:炎热的边远地方。
- 雕俎:雕刻精致的食案。这里指珍贵的宴席。
- 满架芳馨:形容龙眼香气浓郁,满架皆是。
- 莫逾:没有能超过它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龙眼从炎热潮湿的地方来到精美的宴席上,它的香气浓郁,无人能及。
接下来两句:“崖蜜纵甘终带酢,江瑶虽美未全瑜。”
- 崖蜜:比喻甘美的果实。
- 酢:酸。
- 江瑶:江中的瑶池,这里指江瑶柱,是一种珍贵的海鲜。
- 瑜:美玉的光泽。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最甜的果子,也难免带有一些酸味;而江瑶虽然美味,但还不完美。这里借喻龙眼虽然美味,但也不完美。
中间两句:“骚人赋就芳名远,汉帝移来贝叶敷。”
- 骚人:文人。
- 芳名:美好的名字。
- 汉帝:这里指汉武帝。
- 贝叶敷:贝叶是一种植物,叶片可用来书写。这里形容将龙眼移植过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文人曾为其美好名字写下赞美,汉武帝也将其移植过来。表达龙眼不仅味道好,其“名字”也值得赞美,地位很高贵。
最后两句:“较烈侧生应不忝,何缘唤作荔枝奴。”
- 侧生:在斜坡上生长的植物。
- 忝:有愧于。
- 何缘:为什么。
- 荔枝奴:这里是一种讽刺,隐含贬义,指荔枝过于张扬。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龙眼和荔枝相比,味道同样浓郁,但为何却被人称为荔枝的奴仆?这是在表达对龙眼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荔枝的张扬。
总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多层次地展现了龙眼的美味和独特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龙眼的赞美和对其品质的自信。诗中既有对食物的描写,也有借物抒怀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龙眼的美妙,还能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