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岳王孙县尉复栖霞坟田

岳鄂诸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
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
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悽然。
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的是岳飞的后代重新恢复了岳飞的墓地,并在清明时节去祭扫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岳鄂诸孙复墓田”,意思是岳飞的后代重新修整了岳飞的墓地。这里可以看出后人对岳飞的尊敬和怀念,也暗示了岳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接着,“清明寒食起新烟”描述了清明时节,人们去扫墓的情景。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人们会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里用“新烟”来比喻扫墓时燃烧的香火,象征着后人对先人的缅怀。

“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看到墓地周围的环境。苍桧是一种常绿乔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杜鹃鸟的叫声则常常被用来表达哀伤。这里诗人通过这两种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岳飞的哀悼和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

“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悽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高庙指的是皇帝的宗庙,神灵在这里代指皇帝。诗人认为,如果皇帝有灵,应该会后悔对岳飞的不公待遇。而中原父老则是指普通百姓,他们仍然在为岳飞的不幸感到悲伤。

最后,“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这两句描绘了西湖边的景象,行人匆匆而过,而栖霞山(岳飞的墓地所在地)却显得格外凄凉。这里诗人通过对西湖和栖霞的对比,表达了对岳飞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飞墓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深度,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