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弘治岁乙丑,秋月已踰仲。
重阳后第四,夜半天宇空。
月落斗指寅,谯笛将四弄。
老我贪睡汉,布被寒独拥。
忽然床席振,彳亍惊我梦。
起坐急披衣,身仆心愈恐。
铿然堕屋瓦,戛尔摇柱栋。
灯底翻膏油,壁下倒齑瓮。
老妻呼难言,稚子亦号恸。
始惑稍方悟,乃知是地动。
传闻心胆寒,目击毛骨悚。
夫惟地静物,奚乃健而踊。
或云气纾缩,阴结浊且重。
或云鳌背负,是否鳞甲耸。
知者既云寡,言者徒尔众。
得非世运关,妖孽先发纵。
为语当路人,脩省勿懞慬。
谆谆二苏诗,我语安足用。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记录了明朝弘治年间一场地震的惊险经历,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老头半夜被地震吓醒的全过程"。

开篇就像唠家常:弘治十八年九月十三(换算成阳历是1505年10月初),半夜三点多,月亮都落了。老头正裹着被子睡觉呢,突然床板像蹦床似的乱颤,吓得他连滚带爬穿衣服。这时候房子开始"哐当哐当"响——瓦片噼里啪啦掉,房梁"嘎吱嘎吱"摇,油灯翻了,腌菜坛子"咣当"砸地上。老婆吓得话都说不利索,孩子哇哇直哭,跟灾难片现场似的。

最有趣的是老头吓懵后的反应:先是怀疑人生(地不是应该稳稳当当的吗?怎么突然蹦迪了?),然后开始脑补各种科学解释——有人说地底下有股浊气在窜(类似现代说的地壳运动),还有人说是驮着大地的那只大海龟在抖鳞甲(中国古代神话认为大地由神龟驮着)。最后突然严肃:这该不会是老天爷给的警告吧?当官的可长点心吧!

全诗妙在三点:
1. 像直播一样真实,连具体日期时间都记下来,比现在朋友圈发"刚才地震了"详细多了
2. 把科学猜想和神话传说混着说,特别有古代特色,就像现在有人解释地震既说板块运动又说"龙翻身"
3. 从个人遭遇突然上升到社会思考,但不说教,就像邻居大爷边拍大腿边念叨"这年头不太平啊"

这种把惊悚经历写得既接地气又有深度的手法,就像现在有人把台风天断电的经历写成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公众号文章,特别容易让人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