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黄石公庙

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
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
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
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来到黄石公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与自然的交织。

首先,诗人用“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来描绘庙宇的静谧氛围。榆树小径幽深,草堂古朴,松树台阶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安静。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接着,诗人提到“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这里的“齐鲁”指的是山东的古称,暗示庙宇位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黄石公作为传说中的智者,仿佛跨越了汉唐两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和先贤的敬仰。

然后,诗人写道“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断掉的碑文上蟠龙的图案被荆棘掩盖,祭坛上空无一物,只剩下苍老的桧树和槐树。这些细节描绘了庙宇的荒凉,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诗人提到“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乡人们还在讲述黄石公传书的故事,但故国的风云变幻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传说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石公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庙宇的静谧与荒凉,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无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