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刘姑惠佛手茉莉赋谢

素羽轻翻,淡然无暑,棱棱当暑偏清。
梨云门掩,甘自让娉婷。
问道葵榴争艳,应愁说、茉莉佳名。
裁蕉叶、停毫倚石,香韵赋难成。
散花人不远,拈花微笑,合掌双擎。
似纤纤指示,海筏迷津。
为何鸳鸯绣出,金针法、度与谁曾。
长相伴、纱窗清影,月上晚凉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清新和禅意的悠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夏日清凉的世界,感受到了茉莉花的芬芳与佛手的神秘。

首先,诗词开篇就描绘了一种淡雅清凉的氛围。比如“素羽轻翻”和“淡然无暑”,让人仿佛看到轻柔的羽毛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感受到一种不受酷暑侵扰的宁静。而“棱棱当暑偏清”则进一步强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这里依然有一种清凉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梨云门掩”和“甘自让娉婷”,让人联想到一个幽静的庭院,梨花开得正盛,仿佛云雾一般,而茉莉花却谦虚地不与它们争艳。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茉莉花的谦逊与优雅。

诗人随后提到“葵榴争艳”,但茉莉花却并不在意这些争奇斗艳的花朵,反而担心自己的“佳名”被提及。这种写法不仅表现了茉莉花的低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引入了佛手和茉莉花的意象,赋予它们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比如“散花人不远,拈花微笑”,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禅意,仿佛在传递一种智慧和觉悟。而“合掌双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宗教氛围,仿佛在表达一种虔诚和敬畏。

最后,诗词以“长相伴、纱窗清影,月上晚凉生”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纱窗透出清冷的月光,晚风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象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境界。它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还传递出一种禅意和智慧,让人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