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贤秋日晚望

溪山泼墨水云秋,似绮馀霞次第收。
灿灿拒霜铺蓼岸,双双属玉舞蘋洲。
杳无锦字来凭雁,拟灭机心试狎鸥。
望里碧云还又合,数峰江上忍抬眸。

现代解析

这首《和子贤秋日晚望》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山水画卷,语言优美,情感细腻。下面用通俗的语言解析它的魅力:

1. 色彩绚丽的秋景 开篇用"泼墨"形容溪山,仿佛大自然用浓墨挥洒出秋色,晚霞像绮罗一样渐渐消散。这里用绘画和丝绸的比喻,让景色既有水墨画的意境,又有绸缎的柔美。

2. 生动的自然细节 "灿灿拒霜"写岸边的蓼花在霜中依然鲜艳,"双双属玉"(一种水鸟)在浮萍间起舞。这些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既有植物的坚韧,又有鸟儿的灵动。

3. 含蓄的思念之情 "杳无锦字"暗指没有收到书信(古人用雁传书),"灭机心"表示想放下世俗心机,像亲近鸥鸟一样回归自然。这里透露出诗人既期待消息又渴望超脱的矛盾心理。

4. 余韵悠长的结尾 最后碧云合拢、青山隐约的描写,带着淡淡的惆怅。诗人"忍抬眸"(不忍抬头)的动作,巧妙传递出对美景易逝的感伤,让整首诗在欲说还休中收尾。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水墨动画:从绚烂晚霞到朦胧远山,从蓼花水鸟到孤雁闲鸥,既有视觉冲击力,又饱含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眷恋与人生感慨。最妙的是,它不直接说愁,却让读者从美景的变化中感受到一丝秋日的忧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