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月夜归舟的闲适画面,充满自由洒脱的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渔翁收网归来的场景:月亮刚升起的时候,渔翁收起渔网、划着小船回家,秋风掀起波浪,正是鲈鱼肥美的季节。这里用"月上时"点出时间,用"西风""鲈肥"点明秋季,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任凭官府的人怎么高声叫喊要买鱼,渔翁都置之不理,自顾自地喝醉酒躺在芦花丛中,随便找个礁石就睡了。这里的"任渠"(随他)、"醉卧"生动表现了渔翁不受拘束的性格,他不为金钱所动,只求自在快活。
全诗通过渔翁不卖鱼给官府、醉卧芦花的选择,歌颂了一种不慕权贵、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把渔翁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和洒脱。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