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

半年留醉待花开,晓去迎春夜始回。
风煖慢行寻曲水,天晴远望立高台。
亦知无处将诗请,唯得终朝把酒催。
今日柳条全弄色,游人相伴看春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春天、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 等待春天的期待感 开头“半年留醉待花开”直接点出诗人等待春天的心情——整整半年都在期盼花开,甚至用“醉”来形容这种等待的痴迷状态。白天出门迎春,夜晚才回来,说明诗人整天都在享受春天的气息。

2. 悠闲自在的春日漫步 “风煖慢行寻曲水,天晴远望立高台”这两句写诗人享受春日的悠闲:暖风徐徐,他漫步寻找弯弯的溪流;天气晴朗时,又登高远眺。这些动作都很随意,表现出春天带给人的轻松愉悦。

3. 诗与酒相伴的快乐 诗人说“亦知无处将诗请,唯得终朝把酒催”——虽然找不到人一起吟诗,但可以整天喝酒助兴。这里没有孤独感,反而是一种自得其乐的潇洒,酒成了庆祝春天到来的最佳伴侣。

4. 春意盎然的热闹景象 最后两句“今日柳条全弄色,游人相伴看春来”把情绪推向高潮——柳条嫩绿,随风舞动,游人们结伴赏春,画面生机勃勃。诗人不再是一个人,而是融入大众的欢乐中,共同感受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的魅力: - 语言自然流畅,没有刻意雕琢,读起来像在听诗人聊天。 - 情感真实动人,从独自等待到与众人同乐,能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变化和喜悦。 - 画面感强,暖风、曲水、高台、柳条、游人……组合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它告诉我们:春天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一种心情的焕新——让人愿意走出去,感受自然,享受生活。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