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钱子霞悼念亡妾谢雪卿的悲痛心情,用浅白的语言传递了生死相隔的锥心之痛。
前两句用"晴雪"比喻谢雪卿短暂美好的生命,说她像晴天的雪花一样纯净却易逝,秋风中永别的场景令人心碎。"短命""酸辛"这些直白的词,直接道出了生命无常的残酷。
后两句构思极为巧妙:诗人嘱咐丈夫要在自己生日那天祭奠,这样每年庆生之时就变成了悼亡之日。这种"生辰"与"忌辰"的重叠,把甜蜜和痛苦两种极端情感糅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本该是庆祝的日子,却永远变成了伤心的纪念。这种情感张力让人读来心头震颤。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诉说家常,但正是这种平实的语言,反而让生死离别的痛苦显得更真实、更刺骨。它告诉我们:最深的悲痛往往藏在最普通的日子里,而活着的人,只能在记忆里与逝者重逢。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