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学大师(高司业)受到朝廷重用的场景,展现了文人在盛世中的责任与抱负。
前两句用天象变化作比喻:战乱的征兆(旌头星)已消失,象征文运的少微星开始明亮,暗示乱世结束、文化复兴。朝廷恢复太学教育,重新响起雅颂这类庄重的诗歌声。
中间四句直接描写高司业:皇帝下诏起用这位儒学宗师,用最高礼仪尊他为天下学子表率。他像古代谏官一样站在殿前直言进谏,为皇帝起草诏书时文思敏捷(倚马可待的典故)。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期待他多用锦囊(荷囊)向皇帝献计献策,用出众的文采辅佐国家实现太平盛世。全诗通过星象、礼仪、典故等意象,传递出对文化复兴的喜悦和对文人报国的期待,语言庄重又不失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