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坚守与无奈。
首句“年来抗节与时违”是说,作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却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这里的“抗节”可以理解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而“与时违”则表明这种坚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符。
“家国飘零各未归”描绘了家国破碎、人们流离失所的景象。无论是作者的家人还是国家,都在动荡中无法安定,大家都没有找到归宿。
“给事山亭开雀省,康王茅屋易龙衣”这两句用了典故,说明即便在困境中,依然有人坚守职责,也有人被迫改变身份。前者指的是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尽职尽责的官员,后者则是指曾经的君王如今只能在简陋的茅屋中生活,象征着时代的巨大变迁。
“辱金久已羞同炼,灵豆何从得度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前一句说,自己不愿与那些卑劣的人同流合污,后一句则是在感叹,即便有再好的想法,也无法解救眼前的饥荒和困境。
最后两句“吾道自应长守困,且栽薜荔坐渔矶”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他说,既然自己的道路注定要面临困苦,那就坦然接受,像古人一样在渔矶边栽种薜荔,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这里表现出作者在困境中的豁达与坚守。
整首诗词充满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改初心的精神。虽然时局艰难,但他依然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陆卿
陆卿,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