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
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
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
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
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
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
采莲复采莲,湖水清且深。
徒能照妾面,不能照妾心。
采莲复采莲,下有孤鸳鸯。
秋花不结实,夜夜守空房。
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
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
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
不学杨柳枝,含嚬送离别。
莲舟何处来,同住西湖口。
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
藕有青白节,花有艳冶容。
郎心异妾心,三叹掩归篷。
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
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
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
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
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
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
采莲复采莲,湖水清且深。
徒能照妾面,不能照妾心。
采莲复采莲,下有孤鸳鸯。
秋花不结实,夜夜守空房。
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
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
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
不学杨柳枝,含嚬送离别。
莲舟何处来,同住西湖口。
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
藕有青白节,花有艳冶容。
郎心异妾心,三叹掩归篷。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采莲为线索,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复杂情感。她反复采莲,唱《采莲曲》,表面上是在劳作,实际上是在借莲表达内心的苦楚与期待。
首先,诗中提到“莲中肉”和“苦心”,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并不在乎外表的美丽被花妒忌,却担心采莲时被刺伤手,这象征着她对爱情的谨慎与自我保护。
接着,“藕”和“不断丝”被用来比喻她对爱情的执着与缠绵。藕断丝连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她对感情的无法割舍。而“采荷”与“花谢叶独存”则进一步表达了她对长久安稳生活的渴望,希望与爱人团圆到老。
然而,湖水虽然清澈,却无法照见她的内心,暗示了她的心事无人理解。水下的孤鸳鸯,象征着她的孤独与寂寞,秋花不实,夜夜守空房,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寂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与忠贞。她不愿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也不愿像杨柳枝一样送别离愁,而是希望与爱人同心同德,共度一生。
最后,诗中提到“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揭示了男女双方在爱情中的不同态度。男子喜欢花的艳丽,而女子却更看重藕的坚实与内在的纯洁。这种差异使得女子感叹“郎心异妾心”,最终只能掩上归篷,独自叹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采莲这一日常劳作,巧妙地将女子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复杂情感:既有期待与执着,也有孤独与无奈,最终在失望中独自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