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仕卿侄蕉雨亭

仲容入林不种竹,绕砌芭蕉发春绿。
空庭昼静山雨来,𥰡𥰡千声碎寒玉。
清阴翳翳雨泠泠,疏密同归叶上听。
树里飞泉敲暗绿,林间残雪破深青。
新苞引翠莹如拭,几阵黄梅苍欲滴。
微风忽送半窗凉,万斛珠玑洒空碧。
梦回覆鹿不闻喧,有客冲泥扣荜门。
相对倚阑吟思足,不同深院锁黄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种满芭蕉的幽静庭院在雨天时的清新美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闲适淡雅的隐逸情趣。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画面:别人在竹林种竹子,主人公却种芭蕉。春雨来时,芭蕉叶发出碎玉般的声响,既写出视觉上的春绿,又捕捉到听觉上的清脆。这里用"寒玉"形容雨打芭蕉的声音,把听觉转化为触觉,让人仿佛摸到清凉的美玉。

中间八句像一组动态特写镜头:先整体描写雨雾朦胧的画面,再聚焦到雨滴在叶片上疏密不同的声响。随后镜头拉远,展现树林间泉水与残雪构成的青绿山水画。特别精彩的是"新苞引翠"这个细节,刚长出的芭蕉嫩叶被雨水洗得发亮,黄梅雨让绿色浓得快要滴下来,把植物饱含水分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六句转入人物活动:雨声中主人午睡醒来,有客人踏着泥泞来访。两人倚着栏杆赏雨吟诗,与那些被锁在深院里的人形成对比。结尾的"锁黄昏"尤其巧妙,既写实指深院的昏暗,又暗喻被世俗束缚的生活状态。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寻常雨景写出层次感:从植物特写到环境氛围,从自然声响到人文情趣,就像带着读者慢慢走进这个芭蕉庭院。通过"碎寒玉""苍欲滴"这些精准比喻,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雨天的清凉湿润,体会到主人公远离喧嚣的闲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