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山二首

湖山秀美冠东南,况此山椒枕碧潭。
眼界宽平无限景,个中好处不容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灵山湖光山色的绝美画卷,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最动人的自然魅力。

前两句"湖山秀美冠东南,况此山椒枕碧潭"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大片:灵山的湖光山色堪称东南第一,更妙的是山峰像枕着碧绿的湖水在休憩。这里"山椒"不是调料,而是指山顶,诗人把静止的山峰写得像有生命一样可爱。

后两句"眼界宽平无限景,个中好处不容参"是诗人的感叹:站在这里视野开阔,美景尽收眼底,但其中妙处却难以用语言说尽。"不容参"不是不让参观,而是说这种美太震撼,无法用理性去分析,只能用心感受。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 1. 用日常事物作比(山枕着湖水),让雄伟的山水变得亲切 2. 强调"说不出的美",反而让读者更能想象那种震撼 3. 短短四句就完成从远观到近赏,再到内心感悟的完整体验

就像我们旅游时看到绝美风景,第一反应是拍照,接着会发呆,最后可能感叹"太美了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诗人把这种真实的体验完美地浓缩在了诗里。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