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献卢员外

才下轺车即岁丰,方知盛德与天通。清声渐出寰瀛外,
喜气全归教化中。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
直缘后学无功业,不虑文翁不至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卢员外的官员刚到任就迎来丰收年,百姓称赞他德行高尚、治理有方。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清官带来的社会变化,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1. 德政的感染力(前四句) 就像新车刚停下就迎来丰收,用"轺车"(官车)和"岁丰"的对比,生动说明好官一来就改变气象。后两句说他的好名声传遍四方,整个地方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氛围,像用"喜气全归"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人感受到百姓的欢喜。

2. 具体的政绩(五六句) 用两个典型事例证明他的能干:街上丢的钱没人捡(形容民风淳朴),积压多年的冤案很快审清。就像现在说"路不拾遗""司法高效",但诗人用"终日在""当时空"这样动态的描述,让画面活了起来。

3. 谦虚的态度(最后两句) 笔锋一转说:不是我们这些后辈没本事,实在是文翁(代指卢员外)太公正了。这种明贬暗褒的手法,既保持了对前辈的尊重,又巧妙突出了主人公的杰出,比直接夸更高明。

全诗妙在把官员政绩写得具体可感,像用"遗金""滞狱"这些日常事物作例子,比空谈仁义道德更有说服力。最后用自谦衬托的手法,既符合传统礼仪,又让赞美显得真诚自然。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