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三首 其二

子归子归胡不归,田园既芜屋成灰。
迟迟吾行当诉谁,王门鼓瑟不如抱竽吹。
须发改变筋力衰,不归不归更何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鸟儿的叫声"子归子归"起兴,表达了一个漂泊者想回家却不能回的痛苦心情。

前两句像在自问自答:鸟儿都在叫"你回来啊",可我的家乡田园荒芜、房屋倒塌,回去能怎样呢?中间两句说:我这样犹豫不决该向谁诉说呢?与其在权贵门前弹琴讨好,不如抱着自己的破琴自由歌唱。最后两句感叹:如今头发白了力气弱了,不回家还能做什么呢?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矛盾心理: 1. 思乡之情被现实阻碍(家园已毁) 2. 尊严与生存的抉择(不愿卑躬屈膝) 3. 岁月催人的无奈(年老体衰)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回不能回"的苍凉感,就像现在很多在外漂泊的人,既怀念家乡,又因种种现实原因无法回去。诗中"抱竽吹"的比喻特别生动,宁愿守着寒酸的尊严,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