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杨柳这一意象,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哀愁。
诗的开头,“伤见路傍杨柳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感伤情绪。他看到路边的杨柳在春天依然繁茂,但内心却充满了伤感。杨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这里诗人看到杨柳,不禁想起了过去的离别之情。
“一枝折尽一重新”,这句诗描绘了杨柳的生命力。即使被人折断了一枝,它依然能够重新生长,重新焕发生机。然而,这种生命的顽强却让诗人更加感叹人事的无常。杨柳可以重生,但人的离别却是无法挽回的。
“今年还折去年处”,诗人今年又来到了去年折柳的地方,情景依旧,但人已不同。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去年在这里离别的人已经不在,只剩下诗人独自面对这片熟悉的杨柳。
“不送去年离别人”,诗人在这里点明了去年离别的人已经不在,如今他只能独自面对这片杨柳,再次感受离别的痛苦。这句诗充满了无奈和哀伤,诗人通过杨柳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离别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杨柳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感受。杨柳的重生与人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感伤情绪在这对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