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和姚俊卿孝廉韵六首① 其一 (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天吊水。
元云黯黯天色死。
蓬发如霜不自理,玉榻金床卧忘起。
八柱摇摇半颓陀,佛哭仙啼怖天毁。
天公挥泪作洪水,流下昆崙为祸始。
天吊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难,用夸张的意象展现了天地变色的恐怖景象。

开头"天吊水"三个字就非常震撼,把洪水比作天空倒挂下来的水幕。接着用"天色死"形容乌云密布、暗无天日的景象,连神仙住的"玉榻金床"都泡在水里无人理会。

诗中用了一系列惊人的比喻:支撑天地的八根柱子摇摇欲坠,连佛祖和神仙都在哭泣,暗示这场灾难让整个宇宙秩序都崩溃了。最后点明洪水从昆仑山发源,把自然灾害的源头指向了神话中的神山。

全诗通过"天公挥泪"的拟人手法,把自然灾害写得既悲壮又恐怖。重复出现的"天吊水"像一声声警报,强化了灾难的紧迫感。诗人用神话意象写现实灾难,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威力,又能体会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助。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