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感慨。
前四句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黄莺啼叫,百花盛开,桃李树下踩出小路,蝴蝶翩翩飞舞。这些画面充满活力与美好。
中间四句突然转折:杜鹃鸟的叫声(象征春去夏来)和兰花上的露水(暗示秋天将至)出现,暗示季节悄然变化。"摇落"指草木凋零,但诗人说这并不可悲,真正让他难过的是心中无法言说的愁绪。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一年时光就这样匆匆流逝,诗人只能无奈叹息。全诗通过季节更替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以及内心难以排解的忧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自然的景物变化,道出了人人都会经历的时间流逝之痛。春天繁华与秋天萧瑟的对比,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那种"美好的东西留不住"的怅惘。
殷云霄
殷云霄(1480年―1516年),字近夫,号石川,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人,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殷云霄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殷云霄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