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充满了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细节,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首先,“高馆百馀仞”说的是这座建筑非常高,可能有上百仞(古代的长度单位),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印象。接着,“迢递虚中亭”则形容建筑的布局复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
“文幌曜琼扇”描绘了建筑物内部的装饰,帷幔上绣着精美的图案,琼扇(可能是用美玉装饰的扇子)在光线下闪耀,显得非常华丽。最后,“碧疏映绮棂”则进一步描写了窗户的精致,碧绿的窗纱在阳光下映照出美丽的色彩,窗棂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充满了艺术美感。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如高耸的建筑、华丽的装饰、精致的窗棂等,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高贵与典雅。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对细节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建筑的美丽与壮观,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精致的画面。
袁宏
(328—376)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尝倚马作文,顷刻得七纸,殊可观。性刚直,故位不显。谢安为扬州刺史时,宏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另有《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