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不能从沈德远少卿草堂醵饮
溪南十里山,有客今渊明。
归来厌城市,著脚鸥鹭汀。
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
我昔曾见之,浩气犹凭陵。
尊酒浸成列,翰墨时相迎。
惭渠前日约,念此故旧情。
冲风走篮舆,剥啄山头扃。
人生等游戏,底问割与烹。
但令宾主欢,莫识众我醒。
毋以患难移,政须公主盟。
归来厌城市,著脚鸥鹭汀。
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
我昔曾见之,浩气犹凭陵。
尊酒浸成列,翰墨时相迎。
惭渠前日约,念此故旧情。
冲风走篮舆,剥啄山头扃。
人生等游戏,底问割与烹。
但令宾主欢,莫识众我醒。
毋以患难移,政须公主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生病无法赴约,但依然惦记着与老友相聚的情谊。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文人之间的真挚友谊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描写朋友(沈德远)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厌倦城市生活,喜欢与鸥鹭为伴。这位朋友性格豪爽,家里经常宾客满座,谈笑风生直到日暮。
中间六句是作者的自述:虽然因病失约感到惭愧,但始终记挂着这份友情。即使顶着大风、坐着竹轿也要去敲朋友的山门。这里"剥啄"形容敲门声,画面感很强。
最后六句道出人生哲理:人生如戏,不必计较得失("割与烹"的比喻)。聚会时主客尽欢就好,不必分谁清醒谁醉。特别强调在患难时更要坚守约定,需要朋友间相互支持。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渊明""鸥鹭"等意象展现朋友的高洁品格
2. "冲风走篮舆"生动表现抱病赴约的执着
3. 最后点明"患难见真情"的朴素道理
4. 通篇没有华丽辞藻,却饱含真情实感
诗人通过一次失约的经历,既表达歉意,又歌颂友谊,最后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层层递进,情真意切。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