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州

东郊地软桥路平,留得皇佑诗家名。
粟帛之赐岂数有,花柳向人家复情。

现代解析

这首《昌州》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语言平实却充满人情味。

前两句"东郊地软桥路平,留得皇佑诗家名"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城东郊外土地松软,小桥路面平坦,让人自然联想到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篇。这里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道出这片土地承载的文化记忆。

后两句"粟帛之赐岂数有,花柳向人家复情"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诗人说朝廷赏赐的粮食布帛终有尽时(暗指物质恩惠的短暂),但路边的花草杨柳却始终对百姓报以温情。这里用"花柳拟人"的写法,把自然景物写得像老朋友般亲切,暗示着民间最朴实的温暖往往来自日常生活的点滴。

全诗妙在将官方恩赐与自然馈赠作对比:前者虽贵重却难得,后者虽平常却长久。就像今天我们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诗人用最接地气的乡村景物,道出了超越时空的生活智慧——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寻常却恒久的人间温情里。

陈伯强

陈伯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在黎州通判任坐事放罢(《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五九)。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