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鹧鸪天 元贞元年九月初五日》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神仙般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寿、和平与繁荣的祝愿,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首先,词的开头“青女飞来汗漫游。素娥相赏玉为舟。”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青女(传说中的仙女)在空中自由飞翔,素娥(嫦娥)则乘坐玉船欣赏美景。这两句给人一种梦幻、神秘的感觉,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的神话世界。
接着,“三千年也蟠桃熟,万岁山高锦树秋。”引用了神话中的蟠桃和万岁山,象征着长寿和永恒。蟠桃三千年一熟,代表着长寿与吉祥;万岁山高耸入云,山上的锦树在秋天显得格外美丽,给人以时间悠久、自然壮丽的感觉。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寿域,望神州。日华云影思悠悠。”则是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深情注视。寿域象征着福寿安康,神州则是中国的别称。日华和云影在天空中缓缓流动,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作者在这里抒发了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和对和平繁荣的期待。
最后两句,“愿将江汉清风颂,镌向崧崖最上头。”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他希望将江汉(长江和汉水)的清风化作颂歌,刻在嵩山的最高处。江汉的清风象征着纯净与美好,而嵩山则是中国五岳之一,代表着崇高与永恒。作者的愿望是将这些美好的事物永远留存,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仙境般的景象和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对长寿、和平、繁荣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词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