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观鱼

拂石支颐久,閒心寂似初。
不知浑是水,宁觉我非鱼。
欲数犹疑幻,相看若在虚。
星星双鬓影,何事入方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石潭观鱼》描绘了一个人在石潭边静静观鱼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哲思,表达了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

开头两句写诗人倚靠石头,支着下巴长时间观鱼,内心宁静如初。这里用"寂似初"形容心境纯净,仿佛回到最初的状态,暗示观鱼让他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诗人看鱼入神,甚至分不清水和鱼的存在,更忘记了自己和鱼的区别。"不知浑是水"写水与鱼浑然一体,"宁觉我非鱼"化用"子非鱼"典故,表达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接着写想数清鱼的数量,却怀疑眼前景象是否虚幻;人与鱼相望,仿佛都存在于虚空之中。这些句子生动展现了物我交融的玄妙体验。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看到水中倒映出自己星星点点的白发,突然从超然状态回到现实,发出感慨:为何这衰老的身影会出现在明澈的水中?"方诸"指代水,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全诗通过观鱼这一日常小事,展现了从专注、忘我到顿悟、回神的过程,既有道家物我合一的思想,又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哲思。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