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房 其一

当初握手寻常事,谁道如天不可攀。
齧颈尚留纤齿印,搯肤同验炙香瘢。
持裙偷搦莲双瓣,伏枕劳舒藕一弯。
今日隔窗窥午绣,一层云纸万重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从亲密无间到遥不可及的感情变化,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递出深刻的情感落差。

前四句像一组"亲密特写镜头":当初觉得牵手很平常,哪知道后来像登天一样难。至今还记得对方轻咬脖子留下的齿痕,互相检查皮肤上烫伤的疤痕。这些带着体温的细节——咬痕、伤疤,都是恋人之间特有的亲昵记忆。

五六句用"偷摸裙边""伏枕休息"两个生活场景,继续铺陈曾经的甜蜜。"莲双瓣"暗指女子纤足,"藕一弯"比喻蜷卧的慵懒姿态,既有身体亲近的私密感,又带着江南水乡的柔美意象。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如今只能隔着窗纸看她刺绣,薄薄一层窗纸却像万重高山。这里"云纸"既指半透明的窗纸,也暗喻如云似雾的阻隔。从肌肤相亲到隔窗相望,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最远的距离不是山水迢递,而是曾经亲密的人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感距离,具象化为咬痕、伤疤、窗纸这些可触摸的日常事物,让读者通过生活细节真切体会到爱情中的得到与失去。就像我们都有过的体验:某个寻常动作(比如牵手),在关系变化后会承载完全不同的重量。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