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表达了一位道士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留恋,也有对家国未复的忧虑,还夹杂着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词的开头,道士穿着简单的越布单衣,兴致高昂,喜欢模仿古人苏门啸的豪放。他有时与富家公子、少年们一起,在歌声和美酒中寻找快乐,内心依然坚定,没有因世俗的浮华而动摇。然而,当他站在楚江南岸,想到神州大地还未收复,心中便充满了惆怅,甚至懒得登高望远。
接下来,道士踏上了旅途,他知道前路充满风沙,但他并不畏惧辛劳。他劝告自己不要再去寻找过去的辉煌,也不要再感叹世事的变迁,唯一让他感到怜惜的是那些遗老,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兴衰,却无力改变。此时,他想到与诗社友人的离别,想到小窗前的针线活,心中充满了秋天的伤感。
最后,道士想象着自己归来时的情景,鬓角已经染上了白发,这将是他忧愁的见证。他通过这种想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词通过道士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友情、家国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