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江侵路,庄儿紧靠白苹渡。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氢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钟禄?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氢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钟禄?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门前有五棵柳树,江水漫过小路,庄子紧靠着开满白苹的渡口。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平和与闲适,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着,诗人提到陶渊明,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他辞去了彭泽县令的官职,选择回归田园,追求内心的自由。诗人赞美陶渊明“达时务”,意思是陶渊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
接下来,诗人提到陶渊明经常买浊酒喝,看透了历史的兴衰,喝醉时还会笑着摘黄花。这表现出陶渊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不在意世间的纷扰,只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词的后半部分继续描绘自然美景:雨后梨花像雪一样洁白,风轻轻吹动柳枝,阳光下的桃花像红云般绚烂,青苔铺满地面像绿色的毯子。这些景色如诗如画,仿佛王维的画作和杜甫的诗句般美丽。诗人感叹,既然遇到了这样的美景,怎么能不喝酒就空手而归呢?
最后,诗人用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金谷园是古代富豪的象征,铁门限则代表了人们对权势的追求,但这些都不过是虚妄。屈原投汨罗江,北邙山上的坟墓,谁能真正拥有千钟俸禄?诗人认为,与其追求这些虚无的东西,不如像陶渊明和刘伶那样,享受美酒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郑光祖
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