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静师仁叟山居 其二

雪磴苔深人到稀,养成疏懒类顽痴。
半阴寒绿雨晴日,满地落红春尽时。
天籁入松疑鼓瑟,怨禽啼月认吹篪。
新篁绕舍绿阴合,静对清流好赋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山居生活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雪磴苔深人到稀”,意思是说山间的小路被积雪和青苔覆盖,很少有人来,这里的环境非常幽静。这种环境让作者养成了“疏懒类顽痴”的生活态度,即不喜欢忙碌,更愿意享受悠闲自在的日子。

接下来,作者描写了山居的自然景色:“半阴寒绿雨晴日,满地落红春尽时。”春天的尾巴,天气时而阴冷,时而又放晴,新绿的树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而地上则落满了凋谢的花朵。这些景象充满了季节交替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然后,作者通过“天籁入松疑鼓瑟,怨禽啼月认吹篪”来表达他对自然声音的感受。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仿佛是天籁之音,像是有人在弹奏乐器;而夜晚鸟儿的啼叫,则像是在吹奏笛子。这些声音让他感到宁静和愉悦。

最后,诗中写到“新篁绕舍绿阴合,静对清流好赋诗。”新长出的竹子环绕着房屋,形成了一片绿荫,作者静静地对着清澈的溪流,心情舒畅,感觉非常适合写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读完这首诗,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远离喧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愉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