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归燕

井梧叶下,暗私语商量,携雏归早。
朱楼绕罢,又傍画帘低道。
似诉别离怀抱,还眷恋西园烟草。
匆匆抛却香巢,不管柳条吹老。
寒峭。
云山路窅。
望旧国乌衣,梦魂缥缈。
年年邮传,阅尽晓风参照。
又到芦花瘦了,问愁损红襟多少。
黄昏有客天涯,盼汝故乡信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归燕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游子思乡的动人画面。

上片写燕子归巢的场景。开篇用"井梧叶下"点明秋天,燕子们在树叶下窃窃私语,商量着要早点带着小燕子回家。它们绕着朱红色的楼阁飞了一圈又一圈,又贴着彩绘的帘子低飞,好像在诉说离别的愁绪。燕子们还眷恋着西园的芳草,却不得不匆匆离开温暖的巢穴,顾不上柳条已经枯老。这里表面写燕子,实则暗喻游子思乡之情。

下片转入游子视角。"寒峭"二字带出深秋寒意,远望故乡的路途遥远迷茫。游子望着故乡的方向,梦魂都变得缥缈不定。年复一年看着驿站的邮使往来,看尽了晨风中的驿站旗幡。如今又到了芦花凋零的时节,不禁想问:这思乡的愁绪,让多少游子憔悴不堪?结尾处,黄昏时分漂泊在外的游子,盼望着故乡的音信,却始终杳无音讯。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借物抒情。表面句句写燕子,实则处处写游子。燕子"携雏归早"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燕子"绕朱楼"、"傍画帘"的徘徊,正是游子思乡心切的表现;燕子"抛却香巢"的无奈,暗示游子漂泊的不得已。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动人。

词中意象的选择也很精妙:梧叶、柳条、芦花都是秋天的典型景物,烘托出萧瑟的氛围;"乌衣"(燕子)、"红襟"(游子)的色彩对比,更添几分凄美。整首词语言清丽婉转,将物我之情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