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嵩山四十年的修行者生活,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他超脱尘世的精神世界。
前两句"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说这位隐者在嵩山修行了四十年,把一生都寄托在这片山丘上。"高梦"暗示他的精神追求很高远。
中间四句用具体景物描写隐居生活:没有人长期陪伴,只有仙鹤作伴修行;野草和灵芝混生在山田里,清泉带着石髓流淌。这些意象都充满仙气,灵芝、石髓都是传说中仙人食用的东西,暗示隐者已接近仙人的境界。
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隐者嫌庭院里的树太老,让人误以为是人间的秋天。这其实是反着说——因为修行之地应该四季如春,树木常青,现在树老了显得像人间秋景,说明他太久没接触世俗,连季节变化都陌生了。这种写法反而突出了他与世隔绝之深。
全诗用平淡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遗世独立的隐者形象,通过山间景物展现他清修的生活,最后用"疑是世间秋"这个巧妙的反转,让人感受到时间在修行者身上的特殊流逝方式。诗中鹤、灵芝、石髓等意象都带着道教色彩,但整体意境清雅自然,没有刻意求仙的做作感。
崔涂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才子传》说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