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铁树(雁来红)生机勃勃的景象,并借物喻理,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前两句写景:雨后铁树绿意盎然,但叶片边缘却带着焦红色。"欣欣"二字生动展现了植物吸饱雨水后的精神抖擞,"怜渠"(爱惜它)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细腻观察。这里用"焦红"而非枯萎,暗示这不是衰败而是植物特有的美。
后两句说理:诗人提醒我们不要用简单的"荣枯"标准来评判事物。就像铁树在雨后展现的独特红绿相间之美,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绽放的时节和因缘。这种差异不是优劣之分,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全诗妙在将植物特征转化为人生哲理:不必羡慕他人的"高光时刻",也不必为自己的成长节奏焦虑。就像铁树不因焦红而减损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和独特魅力。诗人用常见的雨后景象,道出了尊重差异、接纳自我的深刻智慧。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