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画古松真清斋前
轮囷复离奇,不柏亦不栗。
吾庐非夏社,嘉树伊谁植。
刳心谢吹嘘,强骨馀霹雳。
峥嵘历风霜,偃蹇岂朝夕。
客从何方来,一睹心眼惑。
怪此苍蛟龙,落莫依屋壁。
不知造物工,输写入笔力。
轻明绝纤埃,冥晦滴浓黑。
皮坚皵鳞甲,叶老攒予戟。
古工予不师,挥扫恣淋沥。
盘礴醉且狂,讵识韦与毕。
虽云不造极,要自出胸臆。
当知后凋操,不在翰墨迹。
地瘠山骨出,天低云气逼。
俯仰辄有碍,巨干那能直。
翻令栋梁姿,郁屈自局蹐。
安得少陵绢,一扫二千尺。
会看十八公,高压三品石。
吾庐非夏社,嘉树伊谁植。
刳心谢吹嘘,强骨馀霹雳。
峥嵘历风霜,偃蹇岂朝夕。
客从何方来,一睹心眼惑。
怪此苍蛟龙,落莫依屋壁。
不知造物工,输写入笔力。
轻明绝纤埃,冥晦滴浓黑。
皮坚皵鳞甲,叶老攒予戟。
古工予不师,挥扫恣淋沥。
盘礴醉且狂,讵识韦与毕。
虽云不造极,要自出胸臆。
当知后凋操,不在翰墨迹。
地瘠山骨出,天低云气逼。
俯仰辄有碍,巨干那能直。
翻令栋梁姿,郁屈自局蹐。
安得少陵绢,一扫二千尺。
会看十八公,高压三品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作者书斋前的古老松树,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品格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松树的奇特形象(前12句):
诗人用"轮囷复离奇"形容松树盘曲奇特的形态,说它既不像柏树也不像栗树。这棵不知是谁种下的松树经历了风霜,树皮像鳞甲一样坚硬,树叶像戟一样尖锐。来访的客人看到这棵像苍老蛟龙般的松树依附在屋墙边,都感到惊奇。
2. 创作过程的描写(中间12句):
诗人说自己不模仿古代画家的技法,而是随心所欲地挥洒笔墨作画。他醉意朦胧地作画,不在乎画得是否完美,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认为松树坚韧的品格不是靠笔墨能完全表现的。
3. 环境与感慨(最后8句):
生长在贫瘠山地的松树,被低垂的云气压迫,枝干无法笔直生长。这让本可以成为栋梁的松树只能委屈地蜷曲着。诗人感叹,要是有杜甫(少陵)那样的画绢,就能画出高达二千尺的松树,让这十八棵松树("十八公"暗指"松"字)压倒那些名贵的石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蛟龙比喻松树,赋予它神秘威严的气质
- 通过松树的屈曲生长,暗喻人才受环境压抑的无奈
- 借绘画过程表达艺术创作要发自内心的理念
- 最后用夸张的想象(二千尺高的松树)表达对自由生长的向往
诗人表面上画松、咏松,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以及对挣脱束缚、展现才华的渴望。
王当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思。幼好学,博览古今,所取唯王佐大略。举进士不中,遂著《春秋列国名臣传》,人竞传之。哲宗元祐六年,苏辙以贤良方正荐,廷对慷慨,不避权贵。调龙游尉。蔡京入相,不复仕。卒年七十二。传《易》与《春秋》,有《经旨》、《史论》、《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