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送陈太守复任吉郡
文水瀰瀰,远有源委。于赣于丰,合流不已。文水沄沄,其流成纹。
层澜涌秀,千古一春。维水之秀,维林峦之茂。山川郁盘,雄冠江右。
毓秀钟灵,贤才挺生。孤忠大节,日月争明。郡侯戾止,承流致理。
不亟不徐,我民慰喜。郡侯载临,遂我民之心。愿言惠泽,与文水同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文水的美丽景色,并通过赞美文水来歌颂陈太守的德政。
首先,诗中多次提到文水,形容它“瀰瀰”和“沄沄”,意思是水流宽广、波涛起伏,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文水从远方流来,源头和流向都清晰可见,象征着陈太守的德行和治理像这水一样源远流长,持续不断。
接着,诗人提到水流的波纹和波澜,形容文水不仅美丽,还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象征着陈太守的治理给地方带来的繁荣和美好。文水周围的林峦茂盛,山川壮丽,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了陈太守治下的地方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
然后,诗人提到山川的灵气孕育了贤才,这些贤才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忠诚而有节操。这不仅是对陈太守本人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地方人才的期许。
最后,诗人直接赞美陈太守的到来,称他的治理既不急躁也不迟缓,恰到好处,让百姓感到欣慰和喜悦。陈太守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满足了百姓的心愿,希望大家能享受到他的恩泽,像文水一样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文水的美丽和生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陈太守的德政结合起来,表达了对陈太守治理能力的赞美和对地方百姓幸福生活的祝愿。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物的美德和政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刻的内涵。
周叙
(1392—1452)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