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之人对中秋月的渴望和细腻感受,语言平实却充满情感张力。
前两句用"光阴如撚指"的比喻,说时间像搓手指般飞快流逝,但生病的人却觉得连中秋都难以等到,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团圆的迫切。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要赏月就得提前登楼准备,月光下的梧桐影子淡淡的,微风中飘着桂花香,这些细节描写让中秋夜景变得立体可感。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说今晚的月亮不寻常,连月宫里的嫦娥都懂得人间愁绪,把普通的赏月体验升华成一种心灵共鸣。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把"病中望月"这个生活小事写得一波三折;二是用露水、梧影、桂香这些具体事物营造出中秋特有的清冷氛围;三是结尾把月亮拟人化,让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产生奇妙互动,普通的中秋夜因此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