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 其一

六十三馀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
阴阳理向尘尘见,天地心于物物同。
荔挺生来元不死,葭灰塞处自能通。
古今宇宙浑如此,康节何烦企下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年迈智者的生活感悟,核心是表达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豁达心态。

前两句"六十三余七十翁"用数字变化暗示时光流逝,老人从63岁活到70岁,在宁静中参悟人生道理。这里"静里得些工"指通过静心观察获得智慧。

中间四句用自然现象讲哲理:阴阳变化在细微处可见(如灰尘飘动),天地规律在万物中相通。像荔草看似枯萎却会重生,芦苇灰堵住的地方自然会有新出路,这些都在说生命自有其韧性。

最后两句总结:古往今来的宇宙运行本就如此,连北宋哲学家邵雍(康节)这样的智者也不必刻意追求高人境界。诗人认为只要静心观察日常,普通人也能领悟天地至理。

全诗魅力在于用老人视角,把烧脑的哲学道理转化成"荔草复活""芦苇通气"这些接地气的比喻,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是学问,静下心来就能看懂世界的运行规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