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蜀中友人

浦水已成碧,蜀山未改青。
望书南北雁,思汝短长亭。
试听巴州雨,应惊剑阁铃。
制夷无上策,何以慰生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寄蜀中友人》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诗的开头“浦水已成碧,蜀山未改青”描绘了水色碧绿和山色依旧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浦水”指的是诗人所在地的河流,而“蜀山”则是友人所在的地方。水的颜色变了,但山的颜色依旧,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恒久。

接下来“望书南北雁,思汝短长亭”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南北雁”来比喻书信的传递,希望借助大雁的飞行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短长亭”则是古人送别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回忆起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试听巴州雨,应惊剑阁铃”这两句通过描写巴州的雨声和剑阁的铃声,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氛围。巴州的雨声和剑阁的铃声在诗人听来,仿佛在提醒他时局的动荡和友人的安危。

最后“制夷无上策,何以慰生灵”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怀。“制夷”指的是抵御外敌,诗人认为目前没有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外敌的侵扰,因此感到无比焦虑。他担心这种局势会给百姓带来痛苦,因此发出了“何以慰生灵”的感叹,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简洁明了,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