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中孤独站立、思念远方的深情画面。
诗的开头"西风刀尺几时休"用夸张手法写秋风像剪刀一样锋利,暗示思念之苦如同被刀割。"盼煞青天月一钩"写主人公整夜仰望如钩的弯月,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中间四句用燕子剪刀般的尾巴和蚕吐丝作比喻,说思念像燕子飞行般曲折缠绵,像蚕丝一样理不清剪不断。"言无人达难成信"道出心里话无人可诉的孤独,"秋上心头尽是愁"更直白点明秋日带来的忧愁。
结尾"苦立夜深凉露下"与开头呼应,深夜独立、寒露沾衣的画面令人动容。"遥陪灯火玉楼头"是点睛之笔,虽然孤独,却依然在远方默默陪伴着心中牵挂之人。灯火与玉楼的意象,暗示所思之人可能在富贵之家,增添了思念的无奈感。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通过秋风、弯月、燕子、蚕丝等日常意象,将思念之情写得细腻动人。最后灯火玉楼的画面,既温暖又心酸,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主人公那份执着而苦涩的思念。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