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自清明过了,渐柳底、莺梭慵掷。万红御风,飘飘如附翼。锦绣陈迹。障地香尘暗,乱蜂似雨,漫冶游南国。兰襟缥缈辞湘泽。马迹郊原,燕泥巷陌。伤春为花深惜。叹芳菲薄幸,容易疏隔。
庭闲人寂。空余芳草碧。梦里惊春去,如瞬息。长安市上狂客。为桃源解佩,醉浓欢极。无心整、雾襟烟帻。惊回处,断雨残云倦倚,画阑干侧。相思恨、暗度流夕。更杜鹃、院落黄昏近,谁禁受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逝去后的伤感,像一部唯美的春日告别电影。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春日谢幕的镜头(上片) 开头就像日历翻页——清明过后,柳树下黄莺懒得飞舞,花瓣被风吹得像长了翅膀。这里用"万红御风"的动感画面,对比"锦绣陈迹"的静态残留,就像电影里先拍漫天飞花,再拍满地落红的蒙太奇。

2. 寻找春光的旅程(中段) 诗人像个执着的追梦人,在郊外马蹄印、屋檐燕巢间寻找春天痕迹。"乱蜂似雨"这个比喻绝妙,把蜂群嗡嗡的热闹和雨点的密集感结合,让人仿佛置身春日集市。但最终发现春天像薄情郎,说走就走。

3. 酒醒时分的孤独(下片) 下半阕转入室内戏:庭院空寂,只剩碧草。诗人用"梦里惊春去如瞬息"表达时光飞逝的震撼,就像午觉醒来发现窗外从艳阳变成黄昏的错愕。结尾的杜鹃啼叫和黄昏院落,用声音和光线营造出令人心碎的孤独氛围。

全词最动人的是三种情绪交织:对春光的贪恋("伤春为花深惜"),错失的懊悔("芳菲薄幸"),以及酒醒后的空虚("断雨残云倦倚")。就像我们经历美好假期后,看着照片回忆时的甜蜜与怅惘。词人把这种人人都有的感受,用蜂群、飞花、杜鹃声这些具体意象表现出来,让抽象的情绪变得可见可闻。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