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诸同志(得新鸿)

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
残秋辞绝漠,无定似惊蓬。我有离群恨,飘飘类此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只孤独南飞的大雁,以及诗人看到大雁时联想到的自己漂泊无依的心情。

前四句描写大雁:大雁从北方飞越万里而来("随阳"指追随阳光往南飞),在高空中排成点点队形。它们的身影倒映在长江水面,半夜的秋风里传来它们凄凉的鸣叫声。这里用"声悲"二字,已经暗示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大雁身上。

五六句写大雁的处境:在深秋时节离开荒凉的北方("绝漠"),像蓬草一样居无定所地飘飞。这里"无定似惊蓬"的比喻特别生动,蓬草被风吹得四处飘散,就像受惊一样慌乱,这正是诗人对自己漂泊命运的写照。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感情:诗人说自己也有离群索居的愁苦,就像眼前这只飘零的大雁。这里"离群恨"三个字点明全诗主旨——无论是大雁还是诗人,都承受着与群体分离的痛苦。

整首诗妙在借物抒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多孤独,而是通过描写大雁的迁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人的漂泊。特别是把大雁比作"惊蓬"这个新颖的比喻,既形象又饱含感情。我们读的时候,仿佛能看到秋夜江边,一个孤独的诗人仰望着南飞的雁群,在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钟蒨

钟蒨,字德林。东都尹、勤政殿学士,国亡死节。留有诗《别诸同志》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