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不舍却又无奈的送别,语言简单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写送别的场景:月光清冷,小船即将启程。诗人想留住朋友却做不到,只能默默送他离开。"一丸冷月"用小巧的月亮比喻离别的孤单,"片帆"则暗示远行的漂泊感。
后两句转为对未来的期待:明天紫荆花树下,还会有人盼着朋友归来折花。这里用"紫荆花"象征友谊(紫荆常代表兄弟情谊),"折花"这个动作暗含邀请再聚的意思。明明今天刚送别,却已经开始期待重逢,这种矛盾心理更凸显不舍之情。
全诗妙在把离别写得既伤感又温暖。没有痛哭流涕的场面,只有月光下的静静目送;没有直说思念,却用明天的花开暗藏期待。就像我们送好友时,嘴上说着"路上小心",心里其实在数着下次见面的日子。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